当前所在位置:夏邑县助听器 > 助听器新闻 > 新闻动态新闻动态

听神经病

发布时间:2022-12-10 10:50:01  来源:易声助听器  作者:夏邑小编 查看:

听神经病(Auditory Neuropathy,AN)是一种由内毛细胞、突触、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听神经功能不良,导致的听觉信息处理障碍疾病。

 

患者主要表现为可以听到声音,但无法理解语义。听神经病占儿童永久性听力损失的10%,占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8%-40%。

 

病因及发病机制

听神经病的病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。

 

环境因素

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、缺氧或窒息、感染、药物、噪声等。

 

遗传因素

超过40%的听神经病患者存在遗传因素,主要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、X-连锁遗传、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。

 

常见的致病基因有SLC17A8、OTOF、PJVK、DIAPH3等。

 

临床表现

青少年多发,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病,性别差异不明显。起病隐匿,双耳缓慢、渐进性听力下降。

 

较明显的特点是辨音不清,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交流困难,在嘈杂环境中尤其明显。少数病例伴有耳鸣、头晕等,可有听力损失家族史。

 

诊断标准

听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:听性脑干反应(ABR)缺失或严重异常,耳声发射(OAE)或耳蜗微音电位(CM)可引出。由于患者临床表现各异,各年龄段人群诊断标准有差异。

 

婴幼儿(小于3岁)

患儿通过新生儿OAE筛查,CM可引出,但ABR缺失或严重异常。患儿常伴有致病基因。

 

儿童(4-12岁)、青少年和成人

该年龄段发生迟发型听神经病,患者主要表现为可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语义,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更差。

 

检查常发现ABR未引出及OAE正常。患者可伴有致病基因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听神经纤细。

 

干预方法

临床上听神经病患者的干预手段,主要以选配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为主,但患者的康复效果存在个体差异。

 

听神经病的病因、病变部位、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。除了听力学检查以外,还要多学科合作全面检查与评估,如儿科、神经科、影像科、遗传科和眼科等,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个体化的听觉康复方案,从而有效地进行干预。听神经病

听神经病(Auditory Neuropathy,AN)是一种由内毛细胞、突触、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听神经功能不良,导致的听觉信息处理障碍疾病。

 

患者主要表现为可以听到声音,但无法理解语义。听神经病占儿童永久性听力损失的10%,占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8%-40%。

 

病因及发病机制

听神经病的病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。

 

环境因素

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、缺氧或窒息、感染、药物、噪声等。

 

遗传因素

超过40%的听神经病患者存在遗传因素,主要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、X-连锁遗传、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。

 

常见的致病基因有SLC17A8、OTOF、PJVK、DIAPH3等。

 

临床表现

青少年多发,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病,性别差异不明显。起病隐匿,双耳缓慢、渐进性听力下降。

 

较明显的特点是辨音不清,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交流困难,在嘈杂环境中尤其明显。少数病例伴有耳鸣、头晕等,可有听力损失家族史。

 

诊断标准

听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:听性脑干反应(ABR)缺失或严重异常,耳声发射(OAE)或耳蜗微音电位(CM)可引出。由于患者临床表现各异,各年龄段人群诊断标准有差异。

 

婴幼儿(小于3岁)

患儿通过新生儿OAE筛查,CM可引出,但ABR缺失或严重异常。患儿常伴有致病基因。

 

儿童(4-12岁)、青少年和成人

该年龄段发生迟发型听神经病,患者主要表现为可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语义,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更差。

 

检查常发现ABR未引出及OAE正常。患者可伴有致病基因,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听神经纤细。

hearing_aid_types_ITE_350x350.png

 

干预方法

临床上听神经病患者的干预手段,主要以选配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为主,但患者的康复效果存在个体差异。

 

听神经病的病因、病变部位、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。除了听力学检查以外,还要多学科合作全面检查与评估,如儿科、神经科、影像科、遗传科和眼科等,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个体化的听觉康复方案,从而有效地进行干预。

咨询热线:400-600-8227或13569330130

地址:夏邑县人民医院东50米路南易声助听器

 

 

相关推荐: